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極其廣泛,空氣、土壤、江河、海洋 及自然物體中都可以發現微生物的蹤跡。一般情況下,環境中每升 空氣含有微生物1-10000個,每克土壤含微生物10000-10(10)個,每克水含微生物1-10000個;在每克肥沃的土壤里分布著10(7)-10(10)個細菌,10(5)-10(7)個放線菌和10(3)-10(5)個霉菌。這些都是生產環境、工 業材料和工業產品微生物污染的主要來源。
許多工業材料和產品,尤其是那些屬于有機物質或含有有機物質的材料或產品,本身就是微生物很容易利用的營養源(如食品、 館料、木材、紙張、紡織品、皮革、化妝品、涂料以及某些塑料等),一旦環境條件適宜,微生物就會迅速生長和繁殖,破壞材料 的物質結構,使其劣化和變質,造成經濟損失。一些惰性材料及其 產品(如金屬、玻璃、電子設備、光學儀器等),本身并不能被微 生物利用,但也同樣存在著遭受微生物危害的問題。由于一些霉腐微生物是可以在養分極其貧乏的條件下繁殖生長的,即使是材料殘 留的或是空氣帶來或是指印污跡留下的微量養分(包括含碳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礦物質等),也足以支撐這些微生物的生長,而生長過程中的分泌物(如酸、堿、氧化性物質等)就能對工業材料及產品造成腐蝕和破壞。
在工業生產中,防治微生物危害的措施多種多樣,在所有的防治措施中,殺菌劑的應用無疑是一種效力髙、起效快、操作易、成本低的辦法。這是因為在實際使用時:
①所選擇的殺菌劑必然是那 些對目標微生物針對性強、毒力髙的品種,以便使藥效得到充分保證;
②殺菌劑和菌體通過直接接觸,能以 快的速度毒害目標微生物;
③多種劑型的殺菌劑很容易分散到包括氣態、液態或固態等各 種材料中,使相關的環境、材料或產品得到有效的保護;
④與冷凍、高溫、髙壓、干燥、除氧、輻射、過濾等備種微生物防治手段相比,應用殺菌劑的辦法無需特殊的設備投人,節能節電,省時省工,經濟效益明顯。
一般認為,工業殺菌劑的使用目的在于維持產品的質量,其本質是延長工業材料及其制品的保存期和使用壽命,傳統的防腐劑、 防霉劑、保鮮劑及水處理劑等正是為此目的應運而生。工業消毒劑通過對空氣、設備、用具、包裝物的處理,使生產環境達到一定的 衛生要求,歸根結底也是為了使所生產的產品的質量在保存期和使 用期內得到保證。近年來出現的工業抗菌劑則顯示出某些“功能性”的特征,添加這類抗菌劑的織物(如內衣)、陶瓷(如潔具)、塑料(如空調濾網)等產品,并不是為了防止微生物的損害,而是賦予它們殺滅人類致病微生物的功能。
可見,殺菌劑在工業領域中的應用,對營造合適的生產環境、資源的保護和利用、產品的質置保證乃至技術開發和市場拓展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