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抑菌圈法
將濾紙剪成 1cm 直徑的圓紙片,放在被測殺菌劑中浸透并瀝干,然后把紙片貼在已經接種了菌種的瓊脂平板中央,36℃左右培養 48h。若殺菌劑有抑菌效果,則紙片周圍沒有菌落成長,從而形成一個圓形透明的抑菌 圈,用直尺量 取抑菌圈直徑。抑菌圈直徑越大,被測殺菌劑的抑菌效果越好。抑菌圈法用于初選殺菌劑,具有簡易、快速、結果明了等優點。
2 玉米粉法
在 100mL 具塞量筒中配制濃度為 5%的切削液 90 mL,分別加入鑄鐵屑 2g,玉米粉 3g,菌種 5mL(活菌總數大于 5×10 cfu/mL),置于 30~38℃環境條件下,每 24h振搖一次,觀察切削液氣味和外觀變化,記錄切削液發生 腐敗發臭的天 數。玉米粉法用于驗證切削液靜止條件下的抗菌效果 。
3 靜態試驗法
靜態試驗法是在 200ml 的玻璃容器內裝入 100ml 試驗液,10%鑄鐵屑,5%潤滑油,5%水基切削液腐敗液,并準備四份,在 37℃下放置 4 周。每隔一周取出其中的一份,進行外觀、pH 值、微生物試驗。根據 pH 值的降低程度和微生物的繁殖程度判定試驗液的腐敗狀態,作出生物穩定性評價。此 方法的優點是 能夠簡便地進行多種切削液間的比較或切削液不同稀釋濃度間的比較。
4 動態試驗法(循環試驗)
根 據 ASTM D3946-92《 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Evaluating the Bacteria Resistance of Water–Dilutable Metalworking Fluid》,即《評價水基金屬加工液抗菌性能試驗方法》,在實驗室內建立水基切削液抗微生物性能測試平臺,進行生物穩定性評價。此方法是通過模擬現場使用條件進 行動態循環試驗 以評價水基金 屬切削液的生物穩定性。利用此方法可以得到不同 水基切削液的相 對抗微生物性 能試驗結果。與抑菌圈法相比,它更能較好地說明 水基切削液在現 場使用中表現 出的生物穩定性及可能出現的其他問題。這種方法 的缺點是試驗時 間較長。本文 將采取動態試驗方法進行水基金屬切削液的生物穩定性研究。
主要材料:
灰口鑄鐵鐵屑(20~40 目);
自來水(硬度為 100~150ppm);
營養物質(玉米淀粉、干酪素);
菌種(現場取來的腐敗水基金屬切削液,恒溫培養后細菌菌落總數>10 mL,真
菌菌落總數>10 mL);
SANI-CHECK 測菌片(美國 Biosan Laboratories, Inc.生產) 。
試驗中所用儀器:
PHS-3B 型精密酸度計(上海雷磁儀器廠);
E-201-C 型 PH 復合電極(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
DHP781 型電熱恒溫培養箱(湖北黃石醫療器械廠);
HHSY21-Ni 型電熱恒溫水浴鍋(北京長源實驗設備廠);
CX-0088 型增氧泵(中山小欖創星電器廠);
OLYMPUS BX51 型顯微鏡(深圳市綠山科技有限公司)。
具體試驗步驟如下:
在 1L 的燒杯中,加入 900mL 濃度為 3%的含有不同殺菌劑的水基金屬切削液,再添加 100mL 培養好的菌種和 10g 鐵屑、玉米淀粉、干酪素等微生物所需的營養物質,攪拌均勻后取出 100mL 分別進行細菌、真菌、pH 值等的評定,并觀察試驗液的外觀。 將燒杯置于30℃恒溫水浴鍋內,通空氣(200mL/min)于試液中,七天為一周期,每個周期通氣5天,停氣2天,期間及時補加無菌水以補充因蒸發而引起的損失。每天 進行試驗液的pH值測定、觀察外觀變化和 臭氣散發等情況,通氣5天和停 氣2天后分別進行細菌和真菌數量測定。重復操作直到水基金屬切削液變質。 由于微生物的繁殖過程中,細胞的呼吸作用釋放出CO2及降解過程中產生的有機酸會導致pH值下降。因此可通過pH值的降低程度和微生物的繁殖程度等來評價水基金屬切削液的生物穩定性。如圖所示為水基切削液抗微生物測試平臺。